跳到主要內容

[新聞報導]臺觀身心障生參訪持修人合居

2012-05-21 東方報


記者張柏東/報導 為了讓少有機會走出戶外的身心障礙學生,參與各種不同的生活及生命體驗,增廣見聞與認知,臺灣觀光學院學生輔導中心,昨天上午特別為校內生輔中心的學生,規劃一整天的校外教學活動,來到持修積善協會位於中和街的人合居公益推廣中心參訪,受到總幹事熱情的接待。
 總幹事施慧萍帶領學生參訪中心內「聯合愛心小舖」,施慧萍在解說中向學生們說明縣政府為身心障礙人士所提供的各項服務及內容,也藉此機會,回應參訪學生對愛心小舖的相關提問。
 帶隊老師吳尚書表示,學校生輔中心選在週末假日帶領學生進行社區型社福機構參訪,目的在讓這群即將畢業的同學了解,只要用心,社會上仍有許多資源可以運用,同時希望藉由參訪,讓學生目睹縣內仍有許多身心障礙團體的會員們,不放棄生命,努力地依靠自己的雙手,為自己的生活打拚。
 同行的花蓮縣肢體傷殘福利協進會理事葉庭豪,當場選購各大社福機構寄賣的產品贈送前來參訪的學生,以行動支持身心障礙人士的義賣品。他表示,透過這樣的雙向認識,希望能讓學生們了解政府及民間團體的各項作為與福利措施,同時希望身心障礙的學生們能夠獲得更多機會,將生命的價值盡情發揮,用心感受社會的溫暖。
 施慧萍說,身心障礙者大都具備有工作能力與意願,持修積善協會除了關心身心障礙朋友的就業環境與狀況外,更以實際且具體的行動,無償提供銷售平台給九大社福團體寄賣各項產品,用行動證明身心障礙者的工作能力,更期待社會大眾能用行動給予這群走入社區、走入群眾的身心障礙夥伴支持與鼓勵,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讓身心障礙者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明天。


點我看原文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花蓮持修積善協會綠美化園區推動友善環境生態教育

花蓮持修積善協會綠美化園區推動友善環境生態教育 週六,05 一月 2019 更生日報 即時新聞記者張小菁╱報導 由社團法人花蓮縣持修積善協會在市區和平路上維護的「綠美化公益園區」,維護經營已邁入第十年。從廢耕地、傳愛濕地、都市農園到友善環境無毒菜園,每一個階段轉換,就是希望能夠運用最自然無害方式來營造園區,成為民眾的重要休閒場域,更是學校進行生態教學的最佳教室,讓社區受惠無窮。 每天清晨或是傍晚時分,都可以看見一群志工穿梭在園區裡進行摘種、維護及整理,雖然忙碌,但是志工們臉上都布滿笑容。這群志工有退休人員、家庭主婦、新住民姊妹及中高齡長者所組成,不時分享種菜心得及經驗交流。 綠美化志工團隊小隊長郭健福說,我們是一群連最基本要種什麼菜都不懂,到現在居然可以依時令、土質等篩選可以種的蔬菜,種出來的菜也越來越好吃,老實說這真是神奇! 園區裡充滿著豐富的自然生態,常常會有學校帶學生來進行環境教育及生態學習課程。日前,信義國小鍾老師帶領小二學生到園區進行戶外課程,透過志工們的導覽解說,小朋友認識每天所食用的蔬菜是如何生長,還有其他蔬果作物的專有名詞。帶隊老師表示,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看見照顧蔬果植物的不容易,希望小朋友學到珍惜食物、不浪費資源、寓教於樂。 持修積善協會總幹事施慧萍表示,為了推動友善環境、生態教育、體驗農家苦樂、珍惜資源及愛護大地等,綠美化公益園區因應而生,這十年來持續不斷傳遞美好的觀念,造福社區民眾,進而提倡與自然環境共享共存。 休閒假日不想去觀光勝地人擠人,可以選擇到位於和平路上的綠美化園區體驗農家樂,有生態導覽、作田人日常、產地餐桌、自然共學等活動,綠美化公益園區導覽預約專線:(03)8333326 孫小姐。 花蓮綠美化全程閩南語導覽 週六, 19 一月 2019 青年日報 記者湯平/花蓮報導  位於花蓮市和平路旁的綠美化公益園區,由社團法人花蓮縣持修積善協會所設立, 提供社區民眾、學校校外教學等休閒園地外,同時也是帶動生態教學的最佳場域。 綠美化公益園區昨日首次以全程閩南語導覽,讓戶外生態學習更融入在地文化特色, 讓參訪學生不僅學會認識園區蔬菜外,同時也學到蔬菜的臺語唸法。

人合居二手物資持續營業中

🤟 🤟 We are open 🤟 🤟 人合居二手物資持續營業中 💖 🥰 ~~我們的理念~~ 人合居物資分享中心與弱勢者就業進行連結, 以商業經營手法將環保議題、弱勢就業做整合, 不僅為弱勢者創造工作機會, 也讓社會各界參與其中、互相幫助, 同時宣導環保觀念,一舉兩得。 🤗 我們將營收提供經濟弱勢家庭所需物資, 讓社會大眾的愛心, 普及於需要者身上, 寒冷的天,需要您一同傳遞暖心 🤝 💓 ~不妨花個幾秒鐘,動一動手指把愛分享出去吧~

遠遠超過的愛

如果您家裡也有用不到多出來的愛願意分享,別客氣,請聯絡我們。 人合居接獲民眾來電,通知有愛心物資-奶粉,希望捐給我們。 開門的是個年輕媽媽,手上還抱著可愛的寶貝,告訴我們,因為寶寶已經不喝了,喝母乳或 鮮乳,都是足900公克大罐的未開封的進口營養奶粉。 工作人員不禁詢問,真的都不喝了嗎?真心希望媽媽留給寶貝喝,畢竟都花了錢購買的好營養 奶粉。 我們告訴媽媽,等到寶寶真的喝不完可以再捐過來。 聊天之後才知道也是花蓮社團的媽咪, 由朋友那得知我們一直在做的事,她知道我們一直默默做,一開始她還想這五大罐奶粉該怎 辦好,在更知道協會做的事後,當下就決定將這些愛轉贈給我們,讓我們再將這份愛傳達出 去。 給偏鄉給部落,那些買不起奶粉的家庭們,她期盼把對孩子的愛轉贈給需要的人們 透過我們的雙手,將這份愛擴大....蔓延... 一直一直不斷... 謝謝媽咪,您所給予的不光只是這五罐奶粉的意義而已;你帶領的是一種拋磚引玉的精神 感謝您願意給我們機會,跟我們一起來引善傳遞愛,在花蓮的每個角落... 感謝社團媽咪周小姐的愛心物資 真心希望,眾人都能相互合作互敬互愛,家庭都能平安又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