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持修積善協會綠美化園區推動友善環境生態教育 週六,05 一月 2019 更生日報 即時新聞記者張小菁╱報導 由社團法人花蓮縣持修積善協會在市區和平路上維護的「綠美化公益園區」,維護經營已邁入第十年。從廢耕地、傳愛濕地、都市農園到友善環境無毒菜園,每一個階段轉換,就是希望能夠運用最自然無害方式來營造園區,成為民眾的重要休閒場域,更是學校進行生態教學的最佳教室,讓社區受惠無窮。 每天清晨或是傍晚時分,都可以看見一群志工穿梭在園區裡進行摘種、維護及整理,雖然忙碌,但是志工們臉上都布滿笑容。這群志工有退休人員、家庭主婦、新住民姊妹及中高齡長者所組成,不時分享種菜心得及經驗交流。 綠美化志工團隊小隊長郭健福說,我們是一群連最基本要種什麼菜都不懂,到現在居然可以依時令、土質等篩選可以種的蔬菜,種出來的菜也越來越好吃,老實說這真是神奇! 園區裡充滿著豐富的自然生態,常常會有學校帶學生來進行環境教育及生態學習課程。日前,信義國小鍾老師帶領小二學生到園區進行戶外課程,透過志工們的導覽解說,小朋友認識每天所食用的蔬菜是如何生長,還有其他蔬果作物的專有名詞。帶隊老師表示,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看見照顧蔬果植物的不容易,希望小朋友學到珍惜食物、不浪費資源、寓教於樂。 持修積善協會總幹事施慧萍表示,為了推動友善環境、生態教育、體驗農家苦樂、珍惜資源及愛護大地等,綠美化公益園區因應而生,這十年來持續不斷傳遞美好的觀念,造福社區民眾,進而提倡與自然環境共享共存。 休閒假日不想去觀光勝地人擠人,可以選擇到位於和平路上的綠美化園區體驗農家樂,有生態導覽、作田人日常、產地餐桌、自然共學等活動,綠美化公益園區導覽預約專線:(03)8333326 孫小姐。 花蓮綠美化全程閩南語導覽 週六, 19 一月 2019 青年日報 記者湯平/花蓮報導 位於花蓮市和平路旁的綠美化公益園區,由社團法人花蓮縣持修積善協會所設立, 提供社區民眾、學校校外教學等休閒園地外,同時也是帶動生態教學的最佳場域。 綠美化公益園區昨日首次以全程閩南語導覽,讓戶外生態學習更融入在地文化特色, 讓參訪學生不僅學會認識園區蔬菜外,同時也學到蔬菜的臺語唸法。
留言
張貼留言